始于2005 立足辽宁 服务东北
 
 
  众森观点
 
中国制造怎么了?
时间:2016-05-28 浏览次数:895
 

       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,“中国制造”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主要的限制因素有:1.市场空间的限制。投资、消费及出口“三驾马车”都减速了,总需求不振,“去产能”、“去库存”将持续较长时间。2.人口结构的限制。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总人口规模的逆转(不太久的未来将会出现),人口红利消失,刘易斯拐点到来。3.劳动力成本的制约。与人口因素相关,同时在通货膨胀作用下,劳动力成本上升是长期趋势。4.环境的限制。

我国的自然环境已无法承载传统的非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,生态系统已近失控边界。5.资源的限制。部分战略资源如石油、铁矿石等严重依赖进口;国内土地资源总体紧张,粮食平衡相当脆弱,而水资源更是稀缺,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。6.金融结构的限制。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、带有垄断属性的金融结构,一方面导致资金流向房地产、城市建设等非实业领域,一方面使得实际利息高企。7.人民币汇率的制约。在欧元、日元等货币竞相放水、贬值的背景下,实际上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价水平不利于中国产品出口。8.社会治理的制约。在产业管制、市场秩序维护、社会激励导向、要素流动、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,制造业及所属企业的外部环境有诸多不如人意之处。

在重重压力下,“中国制造”的确出现了疲软迹象。一些低端的、劳动密集型的、贴牌代工类企业倒闭破产,部分外资工厂撤转至印度及东南亚国家。有人惊呼:“中国制造”要崩溃;有人痛斥“中国制造”未能掌控品牌、通路、供应链等关键环节和资源;有人从日本的马桶盖说起,引发对“中国制造”的一片质疑;有人耸人听闻地宣称:工业4.0时代,人家已不带我们玩了!

上一篇: 看沈阳企业老板的穷人思维
下一篇: 东北农业企业发展的新趋势
版权所有:沈阳众森中小企业管理咨询(培训)网 电话:024-88616066 88616166 辽ICP备07013591号-2 辽公网安备21010302000226号

关闭

关闭